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

河北今年将建设覆盖1万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

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。今年,河北省委、省政府把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纳入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,将建设覆盖1万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,突出具备条件地区实行管网归集和终端无害化处理,推进坑塘水系污染整治,有效根治黑臭水体。
截至目前,河北省新增完成覆盖624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,累计完成建设覆盖34727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,覆盖率达71%左右。
“量村定制”污水治理模式
建设小型农村污水处理站是河北省因地制宜,“量村定制”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的模式之一。此外,河北省还探索了纳入城市污水管网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、结合改厕分散处理等处理模式。
具体来说,对城镇(园区)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已经覆盖的村庄,河北省加快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,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并加强中水回用;对城镇(园区)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可覆盖,但尚未覆盖的村庄,加快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和支管网联通建设。在设施能力允许范围内应纳尽纳,推动城镇(园区)污水管网向周边延伸覆盖。
对乡镇所在地、中心村、旅游村等规模较大、人口集中、具备完整上下水管道的村庄,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统筹建设,实现厕所粪污与生活灰水一体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;对规模较小、居住分散,或不具备管网收集条件的村庄,则根据人口规模和实际产生粪污量、处理覆盖范围等情况,统筹建立区域性生活灰水、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站,或利用已有沼气工程对生活灰水、厕所粪污进行集中处理。
对居住分散、粪污不易集中处理的坝上、山区边远村,河北省鼓励采取户用化粪池、沼气池等进行污水无害化分散处理,建设污水储存罐用于冬季储存,结合农业化肥减量增效、水肥一体化等,引导林果种植、农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将治理后的污水作为有机肥水使用,实现无害化处理、资源化利用。
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的同时,河北省对农村黑臭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,逐一制定治理方案,综合采取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、水体净化、生态绿化等措施,截至目前,已完成387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。
建管并重杜绝“晒太阳工程”
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起来后,要想真正发挥实效,管好、用好是关键。
河北省实行一体化建设管护,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同步落实制度,工程竣工验收时,同步验收管护机制到位情况。县级政府根据污水处理设施资金投入建设渠道,明确其产权归属部门或单位,制定完善设施运行管护制度,明确设施管护主体、管护责任、管护方式、管护经费来源等,杜绝“晒太阳工程”。
建设污水治理设施和维持长效运行,都需要资金投入。那么,钱从哪儿来?
河北省鼓励各市县积极争取中央、省级专项资金支持,统筹各级各类涉农资金,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投入力度,形成资金政策合力。
《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方案(2021-2023年)》还明确提出,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,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护。村级组织可通过提取公益金、村民“一事一议”制度等,积极筹措管护基金。探索建立使用者合理付费制度。
此外,河北支持各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,积极引入专业化企业进行管护,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市场化、专业化,为污水处理项目运行和维护提供良好保障。
来源:中国环境报

×

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